在日益繁華的都市,在荒無人煙的郊外,在各個城市的工業園區里,有這樣的一種職業、這樣的一群人,穿著平凡的工作服,卻干著不平凡地工作。哪里有工程有項目,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無畏嚴寒酷暑,不懼風餐露宿。他們就是機械中心的主力軍----吊車駕駛員。
“萬丈高樓平地起”仰仗的是“大吊車真厲害,輕輕地一抓就起來”看似平凡,實則險重的吊裝作業背后駕駛員的孜孜不倦的付出。
秦常友是機械中心一名普通的履帶吊駕駛員,1993年參加工作的他,步入吊裝作業近30年,歷經大大小小的項目的錘煉,已經成長為吊車作業的能手。
2010年秦常友接手新360T履帶吊,吊裝作業也從手動操作升級到智能化作業,秦師傅與他的新“伙伴”從一點點磨合到完成一個又一個大型施工任務,經歷了不為人知的艱辛與付出,在不斷地實際操作鍛煉中,吊車的操控技能與日俱爭,而且每一個項目均保持著無生產安全事故,設備始終保持100%完好率的記錄,幾十年的青春都綻放在這個崗位上,成為機械中心名副其實的“金牌駕駛員”。
了解秦師傅的人都知道,他做事認真,工作容不得半點瑕疵,每一次作業前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安全態度端正、嚴謹,絕不放松大意。把“安全是天,生死攸關。人車安全,全家幸福”時刻牢記心中。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更是對企業負責。作業前,對自己的“好伙計”進行全面的狀態檢查,確認設備是否具備吊裝作業的條件,安全裝置、信號裝置是否靈活可靠。同時對施工作業環境再度做好檢查,場地是否平整整潔,作業時風速情況,四級慎重作業,六級以上禁止作業,作業時回轉半徑范圍不能有人有高壓線等障礙物?;亟^超載,不能干的活堅決不能干,將操作安全技術規范與十不吊準則熟爛于心!
為滿足內蒙古匯能煤化工項目、榆林三館項目的需要,根據甲方項目的特點和具體的吊裝方案,作為360T履帶吊的機長,秦師傅根據實際的需求,合理計劃履帶吊的配置和工況,既保證了工程的需求,也合理控制了履帶吊運輸、拆車、轉場的成本。履帶吊的拆車轉場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辛苦的。每一次的拆車轉場,秦師傅都要對機械設備做充分的日常保養和檢修,保證履帶吊設備的性能良好。
轉場在河南濟源風電場項目上,由于工期緊、任務重等困難因素影響,秦師傅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迎難而上,順利進行了項目的吊裝任務,確保項目的整體工序的進行。
今年10月份,360T履帶吊完成外部任務返回中心院內,秦師傅認真清洗機身,檢查并更換燃油、潤滑油,液壓油。對吊車的液壓、氣動、電器等配件進行檢查,對操縱裝置、安全裝置、電氣裝置、各個儀表、指示燈等部位是否正常進行查驗。對鋼絲繩、繃繩生銹、磨損情況,液壓管路、電氣線路的通暢情況一一進行檢查、修復、更換。體檢維修后讓360T履帶吊又煥然一新,整裝待發。
作為冶建吊裝人在為企業奮進的歷程中奉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汗水,他們堅守一線,兢兢業業,加班加點,為中國二冶樹立了無數的豐碑,秦常友就是他們中的一個縮影,以精湛的技術、奉獻的精神彰顯出當代二冶職工的時代風采!